中新网安徽新闻正文

桐城市大关镇:稻鸭共育现生机

2021年09月07日 16:18 来源:中新网安徽

  中新网安徽新闻9月7日电 (通讯员彭夏) “呱啊呱啊呱……呱啊呱啊呱……”9月3日,笔者来到位于桐城市大关镇青龙村的子林家庭农场,农场负责人董子林正在田间查看水稻的长势,隐没在田间的稻田鸭发觉有人靠近,叫唤声此起彼伏,伴着淙淙流水声。

  董子林出生于大关镇龙头村,早些年在国外务工,2014年回国。怀着对家乡土地的深厚感情,他选择回乡并创办了子林家庭农场,承包土地,种植水稻。2018年,他积极创新,开始尝试稻田养鸭,着力打造绿色生态农业。

  据他介绍,自家农田在5月中下旬插秧,约一个礼拜后,将鸭苗放入稻田,由着它们在田间撒欢,和秧苗一起成长。稻田因不使用化肥和农药,各种昆虫和嫩草比普通稻田多,鸭群在稻田里捕食昆虫,采食杂草和浮萍,饮用流动的溪水,鸭肉品质大大提高;而鸭子在吃掉杂草和害虫的同时,又疏松了稻田土壤,刺激水稻植株分蘖,产生浑水肥田的效果,从而生产出优质有机水稻,达到稻鸭共育的目的。

  到8月底,水稻抽穗扬花,董子林便将鸭子集中放到鸭棚喂养,他在山区村承租了水面,山清水秀,鸭子吃食嬉水,度过育肥期。11月份待水稻收割完毕,鸭群又回到田间,以田螺、昆虫、青草、玉米、水稻等为食。“因为生长周期长、运动量大,养成的鸭子皮薄、肉质紧实、营养价值高。”董子林说,“我主要通过抖音、微信、熟人介绍来打开销路,有了品质保证,买家基本都成为回头客。”

  截至目前,子林家庭农场共承包青龙、龙头、歧岭、金山4个村共773亩田地,其中200亩为稻鸭共育有机农田,鸭子品种为枞阳媒鸭,体型较小,适宜在水稻间活动,肉质细嫩口感好,而稻米糯香可口。在种养殖过程中,大关农技站为农场提供全环节技术支持,指导其做好工厂化育秧、科学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绿色防控,真正做到绿色高质高效。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鸭”声一片。谈及未来,董子林希望成立合作社,建立厂房和冷库,延长生产线,发动周边种田大户一起发展。同时,他还在积极探索更为科学的种养方式,谋求更多技术支持,做新时代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把绿色和生态端上人们的餐桌。

编辑:成展鹏

中国新闻社安徽分社版权所有: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安徽分社 地址:安徽合肥梅山路8号 邮编:230021
联系电话:0551-65533351  投稿信箱:anhui@china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