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正文

安徽师范大学“马新观”教育纪实: 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针

2021年03月26日 09:06 来源:中新网安徽

  “疫情之下,只有离得近,才能拍得真。”安徽师范大学摄影专业大三学生潘志成略显腼腆,却语气坚定地说:“做摄影记者不光要专业突出,更要为人民掌镜。”

  2020年的大年初二,新冠疫情突发之时,他主动联系家乡团县委,参与到疫情宣传报道中,深入志愿者岗位、医院、扶贫基地,一干就是四个月。其间他创作的《武汉的天就要亮了》获“国青杯”全国大学生艺术作品大赛一等奖、《开始就现在》获第12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二等奖,被安徽蚌埠五河团县委授予抗击疫情“五河好人”荣誉称号。

  潘志成是该校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一名普通学生,该校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在他和他的同学身上打下了深深烙印。

  作为中宣部、教育部推动的全国首批10个地方党委宣传部门与高校共建(以下简称“部校共建”)新闻学院之一,2013年以来,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以培育“新时代青年新闻人”为己任,大力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探索,照亮一批批“新青年”的成长之路。

  “要让青年学生充分认识到,只有心里时刻装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这个指针,并用来指导自己的新闻实践,才能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大局意识和判断能力,真正成长为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该校党委书记胡朝荣说。

在课堂教学中融贯“马新观”

  数年前,谈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从老师到学生,都颇多困惑。人才培养方案中,都是训练新闻采写技能的课程,意识形态层面的教育则零星散落在科目章节里,而学生们对“马新观”的认知仅仅溯源于高中的政治课。

  “一百多年了,还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吗?它的科学性在哪里?”2014年的学情调研会上,新生王豪对时任新传学院党委书记胡靖提出的这个问题,让他至今难忘。“要培养合格的新闻工作者,缺的课太多!”

  怎么补?从聆听大家之言开始。

  复旦大学教授童兵、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保卫、复旦大学教授李良荣、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力丹、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原所长尹韵公、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党组书记翟惠生、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米博华、人民日报社地方部副主任费伟伟、法制日报社原社长雷晓路……一批学界泰斗、业界标杆走进学院,为师生倾囊相授,迄今已近百场。

  “要教就教最接地气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真正从本源上学懂弄通。”学院领导班子经过研究,决定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系列讲座为基础,开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群建设。

  院内教师打通专业壁垒,组建课程组,根据课程需求多专业老师联合授课,实现“采、写、摄、编、播、评”一体化教学。结课也以实践作品汇报取代一纸考卷,授课老师联合打分。学生也积极融合、组建团队,参与社会实践、专业竞赛、主题活动,每年校运会期间制作的《校运直通车》视频系列报道,就是全院6个专业师生通力协作、博采众长的合作成果。

  利用部校共建的政策优势,学院每年组织院内教师与新闻单位从业人员互聘交流。既让学生学到来自一线的资深编辑、记者的新闻采编经验,也让老师紧跟业界发展,掌握产业动态。还先后聘请原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汪家驷、原人民日报社安徽分社社长刘杰、南京大学教授丁柏铨、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舒咏平为学院特聘教授,深度参与学院的发展规划、课程研发、学术研究和理论实践教学。

  7年来,在原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的基础上,学院逐渐增设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与实践》《中国主流媒体研究》《媒体融合研究》等系列课程。打造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教学团队获得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省级教学团队”立项。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断修改,只为真正让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落实到专业教育之中。

  如今,争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忠实的践行者和传播者成为全院师生的共识。经过4年悉心培养和勤奋学习,当初抛出“马观之问”的王豪同学,也已保送到双一流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开始了更深层次的学习研究。

在专业采风中践行“马新观”

  2016年,新传学院“上新”人才培养方案,以增强学生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为目标的专业采风实践课开进学院的各个专业,走到了田间地头。

  “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共鸣,应当在新闻实践中得到回响。”新传学院执行院长杨柏岭教授表示,课程改革的初衷是,通过一门课,打开学生观察国情民意的窗口,埋下弘扬家国情怀的种子,将个人担当紧密地与国家使命、社会责任相连,真正帮助青年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专业教师带队,前期充分调研,分组确定主题,设计采风方案,2周一线采风,形成专业作品,总结经验成果。在暑期,社会实践更是专业采风的课外延伸,各专业打破专业壁垒组建团队,一个小分队就是一支技能全面的新闻采编队伍。

  “采风实践和课堂教学最大的不同,就是能让学生们在真实的新闻探索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专业技能,在寻找线索、经历挫折、克服困难、获得感动、打造作品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具象感知。”多次带队采风的新闻学专业主任肖叶飞教授说起学生们的实践故事格外激动。

  一部《畲音下山》纪录片生动刻画了安徽皖南唯一的民族乡畲族乡群众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背景下的发家致富路,一篇《此心安处是吾乡》调研报告真实地反映了乡村振兴背景下三峡移民在安徽宁国云梯畲族乡落地生根的创业热潮,一本《水退人进 生产自救》画册详细再现了汛期之后阜阳市阜南县王家坝镇民众生活现状和灾后重建、脱贫攻坚的奋斗历程……

  几年来,同学们的实践作品陆续获得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一等奖、第三届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安徽省第八届“挑战杯”二等奖……,而这些看得见的获奖作品背后,则是稚气未脱的95后孩子们走在大地上的磨练与成长。

  “在南陵县籍山镇仓溪村,为了采访到一位距离洪水溃围最近的查大叔,我们三次寻访,最终走进了他被洪水席卷的家。”2015级新闻学专业胡银银同学回想起采访受困居民的日子,依然十分激动。当时,他们为了拍摄路口积水情况,蹲点在积水最深的路口旁边,全身被过往车辆溅起的雨水淋湿;为了实地调查西七圩破圩情况,一行六人扛着摄像机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堤坝上走了好几个来回,鞋子沾满泥土,摄像机则完好无损。

  “看到洪水过后满目疮痍的房屋田地,看到政府组织短时高效的救援保障,我们更真切地体会到何为记者,何为新闻。”胡银银说。

  如今,经过4年多的积累,学院社会实践团队入选《南风窗》“调研中国”项目年度十强,2017级新闻学专业学生郭振丹荣获个人突出贡献奖。《融合联动,实践育人——培养全媒体时代知行合一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荣获省级质量工程与振兴计划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在社团互动中深化“马新观”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社”,这是新传学院6个学生社团中最火爆的学生社团。在这里,学术大牛、业界大咖频繁现身,以睿智的语言,解答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在这里,唇枪舌战、头脑风暴任由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于实践中真正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成长。

  17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学生赵柳明是学习社的一员,社团举办的“阅读一小时”大型主题阅读活动是他最喜欢的社团活动。“没想到今年的阅读活动增加了五四书籍专栏,我一下子就被《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吸引住了,虽然一个下午只粗浅地阅读了一小部分,却引起了我的热情。捐书者的读书笔记也让我产生了更多的情感共鸣。过后,我专门买来这本书将它读完。”

  有别于第一课堂,在学习社里,同学们拥有更充分的思辨空间。无论是邀请名记名编名主持进校园的“新思谈”交流会,还是学长学姐唱主角的“老马与小新”分享会,学习社的精品活动都特别注重双向反馈。社团每年还举行记者节演说大赛,分享日常学习实践的故事和感悟。

  “知中国、懂中国,才能信中国。”这是2017级新闻学专业丁立群同学写在社团工作记录本扉页上的一句话。“新闻学是我的第一志愿,但是走进大学我真的很困惑,这么小的我与这么大的中国,怎样才能发生联系?”在学习社里,丁立群结识了许多跟有相同思考的同伴,大家一起办读书会、一起社会实践,在一次次的社团活动中,对家国情怀有了真实的感受。

  翻开社团的日常,青年教师带头整理马观系列讲座的讲义,青年学生热衷开展专题讨论,畅谈学习的收获和感悟,积极撰写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心得体会文章,并将这些文章汇编成册正式编辑出版。学生们从不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到逐渐知晓、明白并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学习社已成为学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不可或缺的阵地。

在学术研究中阐释“马新观”

  2020年第10期《学术界》刊发了该校新传学院沈正赋教授的《论媒体融合的发展逻辑:理论与实践》一文,这是他近3年来第17篇在“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其中《新媒体时代传播力的影响要素及其构建路径》一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如此高质量的量产学术成果,究其根源,正是他所说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学术研究的第一生产力”。

  随着部校共建的不断推进,沈正赋与各学科带头人一起,主动担负培育责任,积极组建研究团队。学院教师学术沙龙已经举办了14期,汇报、点评、讨论、修改,学术研究不再是一个人的攻关,通过你一言我一语的思辨研讨,教师们的研究热情被激发了、研究方向更清晰了、论文发表和科研立项也更容易成功了。

  摄影专业青年教师孙翔是制作党建电教片的技术达人,在学院科研氛围的感召下,他找到了红色影像传播这一契合的研究方向,先后在《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当代电视》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党建题材论文8篇,《安徽省党员教育电视片创作现状及提升路径研究》获得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立项。

  “我觉得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不只是新闻学专业的事情,对于艺术类专业而言,只有学透了精神、站稳了立场,才能创作出以人民为中心的优秀作品。” 孙翔说。

  不知不觉中,学院教师在教育与学术的价值导向上主动向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靠拢,对学生的影响也就立竿见影了。近年来,学院本硕毕业论文中,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数量和质量显著提升,研究生在继续攻读博士、C刊论文发表等方面取得突破,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量大幅度增长,系列作品入选广电总局2018年度优秀网络视听作品推选活动扶植项目等。

在党的建设中内化“马新观”

  “新时代青年新闻人”,信的就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一如他们所敬畏的那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新青年”的党建工作,只有生动具体、坚决彻底,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

  部校共建7年来,学院党委一直坚持用新思想定向领航、铸魂育人,以部校共建新闻学院为依托,坚持党政发展一盘棋,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作为工作的重心,实施“塑魂”工程,把党建与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党建,入眼的是文字,入心的是精神”,新传学院党委书记张师帅在全院党课上如是说。

  在新闻与播音教工党支部的理论学习会上,“课程思政”是常讲常新的话题。怎么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如何以青年学生视角讲好中国故事?带着理论知识走进现实世界,“行走的课堂”有何神奇之处?这些都可以在支部研讨中找到答案,更可以在学生的人生选择中看到惊喜。

  2017级播音与支持专业优秀学子周乃亮,大四就接到了快手公司的入职邀请,20万的年薪起价,对于本科生毕业生来说是难得的就业机会。但作为党员的他,始终对专业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支教故事记忆犹新,渴望到西部去帮助更多孩子,对大学生支教团充满向往。经过与老师家人的反复商量,他努力备考,终于光荣地成为“第23届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建立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每一位教师相信时间、相信种子,悉心传授、静待花开。

  于是才有了广告专业黄金花同学发起校园奶茶品牌乐芙兰众筹项目,一己之力组建百余人微商团队,成为校园电商创业带头人,荣获安徽省“三八红旗手”称号。

  于是才有了摄影专业李雪聪同学拍摄《一个教师的学校》,一幅图反映贫困地区教育资源匮乏下人民教师的坚守和担当,荣获全国大学生摄影大赛唯一的个人一等奖。

  于是才有了新闻专业毕业生、《安徽日报》摄影记者温沁创作《传递光明》,跟拍眼角膜获取、移植全过程,见证逝者的无私大爱和失明者重见光明的欣慰,荣获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时代是出卷人,共产党人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经过7年的建设,中宣部《每日要情》《宣传工作》《内部通信》《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教育部官网均对新闻与传播学院部校共建工作进行过报道。新闻与播音主持党支部获批全省首批样板支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单位。(文/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田超)

编辑:刘浩

中国新闻社安徽分社版权所有: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安徽分社 地址:安徽合肥梅山路8号 邮编:230021
联系电话:0551-65533351  投稿信箱:anhui@china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