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正文

丁延武:好政策“托底”,勤劳奋斗“薯”光现

2021年03月19日 09:32 来源:中新网安徽

  近年来,在蒙城县小涧镇的村头巷尾,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吆喝声,“收废品喽,有废品拿来卖喽!”。沿着声音传来的方向,一个略显沧桑的中年人骑着三轮车出现在人们眼前,他就是小涧镇新太平村已脱贫群众丁延武。

  现年59岁的丁延武有一个不幸的家庭,多年以前,和妻子婚后育有一个智力先天缺陷的儿子。爱子心切的夫妇俩为了让孩子正常一些,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为孩子四处寻医问药,去特校学习,但儿子的状况始终未见好转。眼看着孩子长大成年,无奈之下,只能请人为儿子介绍了一个同样存在缺陷的儿媳。万幸的是,儿子结婚后所生的两个孙子很正常,没有任何问题。丁延武本以为不幸的家庭从此可以摆脱命运的捉弄,过上平淡、清贫的正常生活。但是没过几年,儿媳却又因为一场大病离世,而为儿媳治病的医疗费用更是把这个没有积蓄的家庭拖入了极度贫困的境地。看着智障的儿子、年幼的孙子和日益年迈的自己,丁延武陷入了深深的绝望。

  精准扶贫工作启动以后,村两委及时将他一家纳入建档立卡系统管理,先后实施了教育扶贫、医疗扶贫、社保兜底等一系列的扶贫政策。经过政策的帮扶,一家人的生活总算是基本稳定下来。但是,如何让丁延武一家实现高质量脱贫,成为了摆在村两委心头上的头等大事。村两委经过多次商讨,针对丁延武一无技术、二无资金的状况,村里引导他从事废品收购的行业。经过丁延武的起早贪黑的努力和村里的宣传动员,他的废品收购生意很快有了起色,一年能为他带来2万多元的收入。就这样,他一家在2017年如期实现了脱贫。

  2019年,随着丁延武年纪不断增大,劳动能力不断下降,让他一家稳定脱贫不返贫又成为了村里的头等大事。根据丁延武家的实际状况,村里先后帮他的两个孙子享受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待遇,又为他智力残疾的儿子丁冬冬办理了低保政策。考虑到他的配偶王翠芳有一定的劳动能力,村里又安排她从事扶贫公益岗工作,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一系列针对丁延武家实际状况制定的好政策为他家的生活兜了底。解除了后顾之忧的他想要通过发展产业,让自己家的生活变得更好。随着红薯价格在市场上的不断走高,丁延武决定从土地入手,下定决心将家中承包地全部种上了红薯,经过精心的管理,红薯大获丰收。销路难又成为了他发展产业道路的拦路虎,村两委和帮扶责任人及时联系超市、农贸市场、粉丝加工企业,帮助他解决了销路问题。他算了一下效益,一季红薯就为他带来了3万多元的收入。一下坚定了他种植红薯的信心。第二年,他扩大规模又流转土地20多亩,全部用于发展红薯种植,收入8万多元。就这样勤劳奋斗的他,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多亏了党的好政策托底了我家的基本生活,这样我发展产业致富才有了底气。这几年,红薯市场价格非常坚挺,我准备趁着这个好机会,再流转50亩地,全部种上红薯,让以后儿子、孙子生活的更好!”在一次入户走访时,丁延武自信的对新太平村扶贫主任于倩倩说道。(魏冉)

编辑:成展鹏

中国新闻社安徽分社版权所有: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安徽分社 地址:安徽合肥梅山路8号 邮编:230021
联系电话:0551-65533351  投稿信箱:anhui@china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