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正文

9000年前的声音惊现肥东撮街

2021年03月16日 11:06 来源:中新网安徽

  3月15日,伴随着激越清扬的骨龠之音在撮街上空响起,一场穿越了九千多年时间与空间的远古文化艺术与撮街文化完美邂逅,龠声时而古朴浑厚,时而空灵缥缈,引领着人们重回上古神州,领略祖先们敬奉天地的壮阔之景,将撮街的文化品牌推向了新的高度。

  穿越9000年时空的骨龠来到撮街

  早春三月,草木萌动,正在紧张施工中的撮街矗立在新绿中宛如含苞待放的“蓓蕾”。骨龠研究与演奏专家于东波带着小型古代乐器“博物馆”来到撮街,参加撮街龠谈活动。龠是中国古代乐器,距今历史悠久,“这些都是骨龠,有无孔骨龠、两孔龠、五孔龠、七孔龠、八孔龠,这个是用秃鹫的骨头做的。”于东波边介绍着边如数家珍地从“博物馆”里取出自己随身携带的骨龠。最吸引人注目的,无疑是曾经在央视《国家宝藏》中亮过相的贾湖骨龠。看似不起眼,纤细一根管子上没有吹孔,只有几个指孔,但却被称为中国文明之骨。

  贾湖骨龠是1983年到2001年之间,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出土的用仙鹤等猛禽翅膀的骨头制作的管状乐器,前后三批一共出土了40余件,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考古出土中,乐器形制最完备、出土数量最多、且至今仍可以演奏的人类史前的杰出吹管乐器。“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吹管乐器,距今有9000多年的历史,在古代地位非常高,是笛子的老祖宗。”于东波说,“这些是我用原材料按照1比1进行仿制的骨龠。最大的心愿就是想让这些曾经失传的乐器再次在中华大地发出更多迷人的声音。”目前,于东波购买了3D打印机,更加精确地复原制作了各种骨龠,在环保的基础上进行骨龠的普及。

  ‘天龠长鸣’让骨龠找到了“家”

  “传承中国最古老的乐器需要后继有人。撮街城门匾额上的‘天龠长鸣’与龠的传承特别契合。”于东波高兴地说道。撮街位于安徽省撮镇镇境内裕溪路高架上下口东北侧,以神童文化为主题,美食经营为主体,研学旅游为推动,商业中心为带动,突出打造“来撮街撮一顿”的美食文化,形成“有说头、有看头、有吃头、有玩头、有学头”的特色“五有街区”。据撮街运营负责人程文浩表示,撮镇因孔子周游列国时喟然叹曰“地多一撮,书重百城”的典故而得名。撮街复建了撮城,对应天龠长明,城门前建有龠曲旱地音乐喷泉,于东波为骨龠作曲并演奏的”诸神的踪迹”会出现在撮街,悠然古朴的龠曲可以让撮街的历史感更厚重。同时,撮街可以将骨龠学习纳入研学游课程,进行骨龠的传承和推广。

  “据考证,龠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在上古圣贤老子、孔子的经典里都有记载,孔子制礼作乐,他到过撮城,与神童项橐讨论过学问并拜他为师,撮城城门上的匾额’天龠长明’,含有上古圣贤的智慧。因而’龠’到了撮街就是到了自己的‘家’。”安徽省社科联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翁飞介绍道。“游客在撮街可以赏原汁原味的合肥文化,吃正宗的合肥菜,听九千年前的天籁之音-骨龠。”

  “玩在肥东,吃在撮街。”

  肥东县地处皖中腹地,既有“吴楚要冲 包公故里”的盛名,又有“襟江近海 七省通衢”的美誉,是安徽省东向发展的桥头堡,长三角西向延伸的必经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成熟旅游景区星罗棋布。以包公文化、红色文化为底色,正在打造中的包公文化园、瑶岗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文化生态园、江淮侨乡六家畈、鲜花小院、浮槎山景区五大精品文旅项目构成了肥东文旅项目发展的集团军阵容,以正在建设中的长古旅游公路为一条彩线将岱山湖旅游度假区、长临河老街等国家4A级旅游景区及爱情隧道、蓝山湾、音乐喷泉等景点和文旅项目串珠成链,形成一条绚丽多彩的旅游产业带,吸引四面八方游客到肥东旅游,为撮街带来人气,也为骨龠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带来无限的生机。(彭红玲)

编辑:成展鹏

中国新闻社安徽分社版权所有: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安徽分社 地址:安徽合肥梅山路8号 邮编:230021
联系电话:0551-65533351  投稿信箱:anhui@china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