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正文

张启阳:80后团长有“好戏”

2023年10月08日 08:54 来源:中新皖事微信公众号
张启阳
张启阳

  年演出1000场次左右,服务群众30余万人次,足迹遍布全省八百余村;

  编排十余部优秀节目,曾获全国优秀基层剧团,唱响新时代乡村好故事……

  2014年,张启阳从父亲张定和手中接过黄梅戏的“接力棒”时,已经29岁了。从跟班唱戏到一团之长,对于他来说,责任更大,担子更重了。

  编排曲目、联络演出、救场唱戏……张启阳每天围着“戏”转,很忙。

  9年来,他将“耳闻目染”的经历转化为“亲力亲为”的行动力,坚守服务基层唱好戏的初心,秉承“草根真理”,坚持“草根实践”,创造“草根艺术”。

  如今,徽之韵黄梅戏剧团已成为全国优秀基层戏曲剧团,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优秀团队,还曾荣获“第七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安徽省民营艺术“十大名团”“百佳院团”等。

黄梅戏《特别超市》
黄梅戏《特别超市》

“戏二代”新使命

  入秋后的皖南,风景如画。微微变黄的树叶、等待收获的庄稼……放眼望,远山近水,处处皆画。

  8月28日,傍晚时分,休宁县汪村村文化礼堂内外,都热热闹闹。稍微空闲点的民众,早早来到这里,准备观看徽之韵黄梅戏剧表演团和汪村村广场舞队伍的表演者为群众送上精彩表演。

  一台戏唱罢,四处掌声起。“送戏下乡的活动非常好,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满足了我们对文艺、文化的需求,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看到这么精彩的表演。”前来看戏的村民高兴地分享着这份喜悦。

  为助力乡村振兴,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村民文明素质,汪村的这场演出是2023年安徽省文化惠民工程“送戏进万村”,也是徽之韵黄梅戏剧团的下乡活动之一。

  “送戏进万村”是安徽省委省政府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已实施有近十年历程,旨在将丰富的文化资源延伸到每一个角落,让文化振兴扎根在农户院落、田间地头。

  看着热闹的场景,张启阳尤记得2014年夏天的一场演出。那是一个离乡镇约1个多小时车程的村庄,道路崎岖难行,司机直言心都提到嗓子眼在开车。沿途路道上,有塌方,也有石头挡行路,他和演员们就下车挪开石头。两个多小时,终于到村里。只见村里男女老少,大约有四十多人已早早等候在那。

  “现场没有合适的场地搭建舞台。最后,好不容易选定在一个学校里面演出,但校内因为有很大的坡,演出车无法开进去,我们所有的演职人员就开始搬道具。”张启阳说,搭舞台、挂背景……见我们很忙,村民热心帮忙。

  “最让我震撼的是,我们演出结束时说:‘观众朋友们,今天演出到此结束,谢谢观看’。”张启阳说,观众却没有一个离开的,反而有滋有味的“看热闹”。他说,这些观众对我们的一举一动充满好奇,搬桌子也好,收衣服也好,卸妆也好,都静静地看着,“没有一个人离开,在别的地方,演出结束后,大家就走了。”

  “在那里,我们感觉到自己像大明星刘德华一样,那种感觉,让我特别感动。”张启阳说,演出结束后,询问得知,因为交通不便,很少有演出团体进村演出,喜欢看戏的他们自然追着看演出背后的故事。

  从那时起,一种特别的荣誉感、使命感在张启阳心中升起。“文化带给他们的精神享受,让我有了一种责任感。”张启阳立志把剧团办好,多到乡村唱一唱。

  后来,在剧团发展道路上,张启阳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筹建戏曲展览中心,普及戏曲知识,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近些年,剧团每年演出1000场次左右,服务群众30万人次以上。

徽剧《红军夜校》
徽剧《红军夜校》

好戏源自乡间

  送戏下乡进村,乐了百姓,富了精神。

  张启阳也从这“乐”和“富”中得到诸多创作灵感,如涓涓细流直入心间。

  在安徽省休宁县六股尖龙井潭前,远远可见直下百余米的飞瀑,潜入潭中急急流,经新安江,流向千岛湖,入钱塘江。

  十余年来,皖浙两省为保护这一江碧水,不断升级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如今新安江流域总体水质为优并稳定向好,跨省界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每年向千岛湖输送近70亿立方米清水。

  2022年以新安江生态流域补偿机制为背景,根据休宁县流口镇流口村首创的生态美超市实际案例为基础进行加工创作,徽之韵黄梅戏剧团推出现代黄梅戏小戏《特别超市》,将生态美超市在村民中从观望、不理解、起争议、到最后和解进行了演绎。该剧获得安徽省十佳名剧。

  “绿水之畔哟山谷风,飘着一块块红布哟红彤彤。”黄梅歌《那一抹红》中唱到的红布素材,就取材于发生在1935年休宁石屋坑一块红布和六股尖30多名红军烈士的真实故事。同样红色题材的《红军夜校》则以皖浙赣省委驻地旧址石屋坑艰苦斗争背景创作的。

  除了上述原创剧目外,剧团还结合农民精神文化需求,围绕“三农”发展方向和休宁特色深入基层创作。例如,根据“绿茶始祖”松萝茶创作了大型现代黄梅戏《芳满松萝》,被列为安徽省委宣传部“文化强省专项扶持项目,并参加安徽全省脱贫攻坚题材优秀剧目展演活动。

  “2016年到2017年,我们都在创作这部大戏,两年时间才把《芳满松萝》带到了舞台。”张启阳回忆创作经历时说:”和《芳满松萝》一样,挖掘当地文化资源、风土人情,有关乡村振兴的自创剧目还有《柳玉》《‘鱼’情未了》等。”

  张启阳从小跟着父亲走南闯北,将黄梅戏送到千家万户。“以前老百姓除了爱听《天仙配》《女驸马》《打猪草》等黄梅戏经典唱段外,还爱听一些家长里短、百孝善为先一类的正能量故事。”张启阳介绍,这些传统正能量的故事,能引起百姓共鸣,贴近生活。

  作为一个扎根基层的黄梅戏剧团,不能天天打猪草,夜夜闹花灯。“我们编排、原创了一些反映当前人民美好生活的剧目,反映乡村振兴、美丽乡村的贴合时代特征的剧目也颇受欢迎。”张启阳说。

  据统计,安徽民营剧团总数超过3000多家,从业人员5万余人,年演出40余万场次,成为繁荣舞台艺术的重要力量,极大活跃了基层演出市场。谈及民营剧团的发展,张启阳说有困难,也有良机。

  例如,疫情期间,张启阳的剧团线下演出受到极大地影响。他积极转化思路,带领团队“触电上网”,尝试在各种新媒体平台直播演出,并于与热门景区景点谋划合作开展线上直播活动,“圈粉”同时也助农。张启阳说,仅“徽之韵黄梅戏大舞台”抖音平台就有粉丝13万。

  如今,各地政府陆续出台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实措,引导扶持民营剧团发展壮大,给张启阳莫大的信心。2020年休宁县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徽之韵黄梅戏剧团获得了一定的支持资金。

  张启阳说:“政策真好!文化企业做大了还能得到政府奖补,我们更有信心去发展了!”

  (作者:吴兰)

中国新闻社安徽分社版权所有: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安徽分社 地址:安徽合肥梅山路8号 邮编:230021
联系电话:0551-65533351  投稿信箱:anhui@china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