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正文

为了那一片金黄——记黟县禾苗家庭农场邵如意

2021年09月04日 20:41 来源:中新网安徽

  2016年春天的一个傍晚,天色阴沉,没有月光,黟县南屏村东面的南屏山下一百余亩几乎荒芜的田野上,一位身着红色连衣裙的姑娘正在长满杂草的田埂上缓缓行走,天空倏忽飘洒起细细的春雨,渐渐淋湿了她一头飘逸的长发,她没有带雨具,也没有奔跑,只是捋了捋遮眼的湿发,依旧缓缓向前独步,似乎在思考着什么。此刻,从摄影家的镜头窥视,无疑是一张美丽而又充满浪漫的乡野大片,荒芜反而更能衬托出女性的柔美和妩媚。然而,这位时髦的姑娘却并不是来充当模特的,她的心里却是一阵又一阵的隐痛。按风俗,村里应该过了“开秧门”,正进入农田忙碌的日子,且时令已经到了早稻插秧的节气,然而眼前竟然是一片沉寂和荒凉,丝毫没有耕种的迹象,这难道就是她魂牵梦绕的家乡,是自己引以为豪的故土,童年记忆中的那片碧绿的秧苗去了哪里?那一片金黄的稻浪还会再现吗?

抉择是艰难的,但有一个声音在呼唤

  夜晚,春雨在南屏古村落的上空静静地飘落,轻声敲打在黑乎乎的瓦片上,如一首从远古奏响的催眠曲,给此起彼伏的马头墙平添了一种特有的沉寂,给古老的村落带来一份熟睡的安详。只是那位名叫邵如意的姑娘从田野归来,就一直坐在天井之下的厅堂里凝视着雨丝发呆,再也无法入眠,一个半大的女孩,还从来没有如此沉重的感觉,也没有如此莫名的焦虑甚至忧伤。

  在读大学的时候,她常常告诉同学说:“我看到土地,心就踏实,这个可能就是所谓的心念吧。”城市长大的同学无法体味这样的心念,当他们看到邵如意陶醉的神态,不得不投以赞许的目光。可是现在,她的这个心念正在被满目的荒芜所吞噬。几乎“窒息”的邵如意心中蓦然产生一个念头——复垦家乡荒芜的土地,走生态农业发展之路,做一个新时代的“农妇”。

  然而这样的抉择对邵如意来说的确是太艰难了。

  邵如意于1989年12月出生在古村落中一个农民的家庭,祖祖辈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父母更是老实巴交的庄稼人。家中十余亩稻田曾经是这个家庭抛洒汗水和收获希望的唯一所在。童年的邵如意目睹了父亲母亲在泥土中辛勤劳作的场景,但每到秋收的时节,她分明也看见了父亲母亲绽放的笑脸,这个时节,邵如意尤其喜欢在金色的稻田中奔跑和滚爬,泥土的芳香夹杂着稻谷的清香沁入了她幼小的心灵,她觉得这样的场景就是自己的快乐和期待,灰头土脸的“女儿家”竟然没有遭到母亲的责骂,父亲却总是笑着说:“如意,等你长大了,这田就交给你来耕种。”小小的如意像大人一样自信地回答父亲:“爸爸放心,我一定会种好的”

  谁又能料到,劳累过度的父亲却过早的撒手人寰,由此给这个家庭带来了阴霾和前景的渺茫,可如意并没有长大成人,还无法接过父亲的稻田。母亲不堪负重,但却并未让如意辍学务农,甚至不让她再下田,嘱咐她用功读书,跳出农门,离开故土,像过去村子里那些徽商一样出息。

  邵如意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高中毕业当年就考入了大学。2012年邵如意从淮南师范大学英语专业毕业,并获得了高中英语教学资格证书,可以到县城中学做英语老师,这的确是一个世代耕种的农民家庭的骄傲,也让四乡八邻的村民羡慕不已,她又重新看见了母亲早已消失的笑脸。其实,回到家乡县城中学做一名英语教师的确是一位姑娘家不错的选择,而她却偏偏进了上海一家外贸公司从事欧美市场营销工作,或许这来自高收入的诱惑,或许也是为了见见世面,或许这更是为了母亲的嘱咐。

  邵如意在校读的是英语专业,从事外贸公司的欧美市场营销工作格外得心应手,加上这个农村长大的女孩一直自强自立,善于钻研,勤于思考。短短四年时间,邵如意在公司的报酬就晋升到每月2万元,手头也有了20多万元的积蓄,出色的业绩正在一步一步将她推上公司中层领导的岗位。

  通过四年的打拼,邵如意居然在“大上海”站稳了脚步,无疑在偏僻的山村人眼里,这是巨大的成功,他们认为村子里过去那些徽商大抵不过如此。于是,邻里的妇人们教育起孩子的时候开始改口说:“你们也要向如意姐学习学习,混出个出息来”。毕竟如意是他们看得见摸得着的人,和远古的徽商比起来更具现实意义。

  然而此次回家探望年迈孤独的母亲,令她震撼的竟是村周围那一片又一片抛荒的稻田。她还清晰地记得父亲生前那句玩笑话:“如意,等你长大了,这田就交给你来耕种。”然而现在,自己已经长大成人,父亲的话不再是玩笑,那粗犷的声音仿佛是对自己的召唤。

  一夜的无眠,一夜的春雨,一种对土地的眷恋在邵如意的心中愈发强烈。天亮的时候,她通过微信,向远在上海的公司递交了自己的辞职报告,当然,公司领导是尽力挽留,但最终还是被她的想法和激情所打动,同意了她的辞职报告,并鼓励她在家乡干出一番大事业来。

道路是曲折的,但有一片金黄无法忘却

  邵如意辞职的消息不胫而走。

  “好好的事不做,回来种田,书都白读了,这不是作孽吗!”母亲对女儿的辞职简直不可思议,非常失望。村民也不理解,同事更为她惋惜。无疑,这对于已经逃离乡村,跳出农门的邵如意来说,是一次巨大的冒险和沉重的压力。而她觉得要给自己一次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机会,要试水一个女人的真正能量。

  在母亲不同意,同事、村民不理解的情景之下。2016年仲春,邵如意依然“固执”地掏出10万元现金,流转下南屏山下100余亩抛荒的水田,很快就在田间搭起了简易的工棚,购置了必要的农具和许多农业以及水稻种植方面的书籍,成立了“禾苗家庭农场”,并还在网络上向水稻种植专家请教。初生牛犊不怕虎,她下定决心要进行水稻有机种植,况且,这片抛荒的土地已经静置几年,土壤没有化肥的注入,加上纯净的空气和优良的水质,完全符合水稻有机种植的全部条件,独特绝佳的生态环境给予邵如意必胜的信心,她非常兴奋。

  只争朝夕,既然已经错过了早稻的种植,那么再也不能错过晚稻的种植了。邵如意通过水稻有机种植的方法步骤学习,记录了厚厚的一本笔记,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同时聘请村里有经验的老农和农业部门技术员现场指导。

  2016年6月下旬,南屏山下100余亩抛荒的水田终于被重新开垦,青草的涩味随着潺潺溪流蔓延,沉寂的土地从此又开始充满活力,随即就被种上了红米、黑米、籼米、糯米和粳米等5个水稻品种。邵如意说:“之所以在100亩田里种上这许多品种,主要看那个品种更适宜这块土地。当然种植过程中严格程序操作,不施用任何农药和化肥,只施用饼肥和农家堆肥,对水稻的病虫害采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来应对,除草完全靠人工,我自己常常和大家一块下田,我特别喜欢田间的那种气息,那种氛围”。

  然而,村民对邵如意这种高成本、低产出的自然农法种植方式很不理解。邵如意说:“刚开始也曾逐一拜访村里人家,期望和村民合作种植,但没有人愿意和我一起干,他们觉得这样种植不但产量无法保证,而且种出的大米品相会不好,口感也不是太好,会卖不出去,肯定是亏本的行当。”邵如意却一直觉得市场对自然种植已经表现出了青睐,前景一定是乐观的。

  自从考上大学走出村落的那一天开始,在家乡人眼里,邵如意就渐渐蜕去了身上的泥土味,特别在上海的四年里,她的气质从“小家碧玉”慢慢演变成了“大家闺秀”,谈吐举止也从“下里巴人”逐步走向“阳春白雪”。然而,谁又能料到半年前还是粉嫩水灵的邵如意,深秋的时候居然被日晒雨淋变得黝黑黝黑,判若两人,加上不修边幅,更不化妆,一身粗布衣裤总是沾满泥土。母亲不仅看着心痛,还说:“如意,那几个要上门提亲的人家都不来了,看来你是嫁不出去了”。母亲的担忧,邵如意不是不顾忌,但“禾苗家庭农场”已经运转,开弓没有回头箭,眼前等待收割的一片金黄给她带来满满的成就感,他想以此来安慰自己的母亲,或许她会高兴的。其实她那里知道母亲对这样的“成功”是不屑一顾的。

  现实则是更加的残酷,稻田虽有收获,但距离成功还很遥远,秋后结算,每斤有机大米成本高达18元,由于有机大米的品相不好,产品一时又无法得到信任,本地销售十分困难。开设的网络销售平台,只有原先上海外贸公司的同事们积极购买,志愿成为她的消费会员,激励着她坚持走下去,其他参与购买成为会员的客户寥寥无几。当年“禾苗家庭农场”整整亏损了10余万元,邵如意还没有给自己开工资,细细算起来,一进一出,自己半年来损失近30万元。

  邵如意依靠在田间的草垛旁,望着布满稻茬的田野,显得孤独无助,无从诉说,土地和她一样沉默了。其实所谓的“禾苗家庭农场”,实际就她独自一人,平时劳作人员均是临时雇工的。

  2016年这个冬天,黟县南屏村的天空飘起了大雪,山峦和大地被白雪覆盖,白茫茫的一片,看不见道路,显得格外寒冷。邵如意不愿出门,独坐在厅堂的火桶里,研究水稻栽培技术,销售渠道,也读名人传记,了解古村落的发展历史和那些成功的徽商创业史,她没有因此绝望和退却,因为那一片金黄始终充满她的内心,浸入她的灵魂。

坚守是可贵的,但有一种力量是信念

  2017年正月,邵如意在南屏结识了自称为“农夫”的许学超,他和邵如意一样有着“打造生态农业”的强烈梦想。2008年,许学超从安徽农业大学毕业毕业之后并没有选择做农业,因为那时候他对农业不太看好,觉得农民收入低,但随着大众对于天然食品的需求强烈,他一直在寻找一处空气、水、土壤都纯净的地方,种出大家喜爱的产品,于是来到南屏村,令他大为感动的却是那位自称“农妇”的姑娘邵如意,瞬间就被她那种坚强的信念所征服,于是“农夫”在这里停下了脚步。    

  出于志趣相投,这对年轻人相恋了,他们共同将有机水稻的种植面积扩大到200余亩,并注册成立了以“七个约定”为宗旨的“黄山七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即:自然——不用农药化肥,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真实——不为牟利而欺骗消费者;专业——专注自然产地的生态农产品;合作——让更多人参与,消费者与农人产销合作;分享——种植经验和产品的分享;感恩——感恩一切成就农场的因缘;博爱——要爱人,更要爱自然万物。 

  秋天的时候,邵如意和许学超在金黄的稻田里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婚礼,虽然来祝福的人不是很多,但这对新人却虔诚地在田埂上跪拜了沉甸甸的稻穗,表达了一份坚守土地的信念。尽管这一年邵如意收获了爱情,但“禾苗家庭农场”还是亏损了7万元。

  财富清零并欠下债务的邵如意有些茫然,然而倔强的性格和对土地的信念支撑着她义无反顾走下去。2018年年初,通过人民银行对家庭农场的金融支持政策,邵如意终于在某商业银行取得贷款,再次扩大种植面积100亩,形成总面积350亩的有机水稻种植规模。

  2018年农场获得大丰收,但通过财务测算,农场依旧亏损3万元。和前两年比较,还是比较欣慰的,亏损逐年缩小,有机水稻亩产从500斤、600斤升到了现在的800斤,800斤的亩产在有机水稻收成上已经是高产了。只是大批的粮食无法销售,堆积在仓库。

  邵如意突然想起,夏秋时节,村口田野里开满的红蓼,是可以用来制作酒曲的,然后用来酿制米酒,不用任何添加剂,世世代代传承下来。小时候,母亲就是这样酿造的,非常爽口甘甜,回味无穷,村里人叫“米酿”。

  徘徊在十字路口的邵如意鼓励丈夫和自己一起建造酿酒作坊,请母亲指导,采用古法酿造生态米酒,同时制作生态米糕,消化自己种植的有机大米。2018年10月,第一批“七约生态米酒”和“七约生态米糕”通过网络平台销售到全国各地,迅速受到消费者的追捧。“禾苗家庭农场”和“七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均开始出现转机,有了盈利。种植的有机大米很快就不能满足酿酒的需要。通过“七约”生态米酒和生态米糕,市场反过来又对“禾苗家庭农场”的有机大米有了深层次的了解,并开始产生了青睐。采访中邵如意说:“我们现在没有多余的有机大米供应市场,自用尚不能满足,通过精加工,初级农产品转换成加工品,它的附加值就提高了很多,这条路应该是走对了。我们连续3年,每年翻番的增长,每年都保持在100%以上的增长率,去年开始,这个增长率上升非常明显,大概有200%的增长,所以我们现在鼓励周边更多的百姓一起参与到有机水稻的种植中来”。

  2020年,“禾苗家庭农场”有机水稻种植扩大到近500亩,产量大幅度增长,亩产已经接近化肥、农药种植的水稻。“七约”米酒增加了10余个品种,市场销售依然供不应求,销售总收入达400万元。

  邵如意说:“从2021年上半年看,今年势头会更好”。

收获是喜悦的,但有一种成功是奉献

 

  采访中我发现邵如意桌上放着的一本她写的感悟日记,经她同意我翻看了几页,并摘录了一些,在此也分享给读者:

  “泥土不语、禾苗不语。可是它让你低头、弯腰、退步、学谦卑。你可知,退步原来是向前。”

  “回乡种田不是一件时髦的事情,也并非人们想象的那般美好,农事的苦、累,农民种下庄稼之后的盼望、焦急、等待,非亲历者难以体会。有句话说:人离开土地太久,会变得计较。我想,有过城市和乡村生活经历的人,应该都不会反对这句话”。

  “单靠种田养家糊口,生活应该很清贫,但是清贫不是一件坏事,它会反过来让你去思考去改变。情怀是一个已经被说烂了的词,做任何一件事情只靠情怀都会死路一条,不单单是农业,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会经历困难。关键看你怎么去思考,怎么去做尝试,怎么去做改变”。

  邵如意的这些感悟如果不是亲身经历,不会这般振聋发聩,入木三分。是的,成功的背后是辛酸和坚守,成功之后的邵如意似乎也没有内心深处的愉悦,她觉得一个人真正的成功不完全是物质的获得,而恰恰是奉献,是回报给社会多少来衡量的。

  从2018年开始,有机水稻的种植就吸引了三名南屏村干部参与,愿意和他们契约种植——按照七约的种植标准,七约提供种子、肥料、生物农药,收获的稻米进行权威检测后,由七约收购。发展的过程中,“禾苗家庭农场”通过提高合作社和小农户的种植收益方式,鼓励大家发展有机种植。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村庄、村民已经转变了种植观念,认可了有机种植方式。2021年春天,周边村落有机水稻种植面积达1500余亩,均由邵如意的农场全程指导种植,“七约”公司高价收购稻米,大幅度提高了农民收入。

  黄山七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员工王春雷说:“我是从安徽蒙城县来到这里的,我觉得邵如意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务实、脚踏实地的做事情,我觉得她的生态种植理念正在引领和推动着我们农村的发展振兴”。

  村里有个哑巴,无法出去打工,没有收入来源,是典型的贫困户,邵如意收留他在农场帮着干活,让他有了现金收入,他起早贪黑,非常卖力,逢人就为邵如意竖大拇指。如意说“割水稻的叔叔,虽然不会说话,可是内心充满美好的向往,只要搭建好平台,每个人都可以发挥出光和热。”去年以来,邵如意的农场和公司安排妇女种植、酒厂生产、电商销售就达60余人,今年年初邵如意又成立了“黄山稻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并在县城工业园区建成一套米酒现代化生产车间,继续扩大用人规模,村里许多年轻的女性不再外出打工,在家就业,且收入不薄,还可以兼顾孩子和老人。她的成功经验和锲而不舍的精神起到了示范效应,正在引导一批外出打工人员返流,回乡创业,振兴乡村。   

  在对稻米进行深加工,开发米酒、米糕的同时,如今的邵如意还因地制宜,将农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开发农耕体验课程、研学课程,组织与农耕、自然、传统文化相关的研游学活动,每到劳作的季节,都有全国各地的体验者带着孩子前来播种、插秧、拔草、收割。邵如意围绕主要的农事,设计和组织了一系列农耕活动,还开办了“七约”自然学堂。邵如意的课堂没有固定的场所,在她看来,大自然里就是最好的课堂。所以她的课堂有时候在田野,有时候在丛林,有时候在山谷,有时候在溪流边,有时候在草棚下……。邵如意最为津津乐道的是自己亲自编写讲授的《水稻的一生》这门课程,她期望城市生长的孩子也能够对土地上那片金黄有着切身的体会。邵如意说“那些城市里来的孩子到了农场,很快就卷起裤脚,光脚踩过泥土,蹚过溪流,任由泥土沾满衣衫,不知疲倦地寻找能吹响的喇叭花,坐在稻谷堆上看太阳落山。” 的确,通过开展乡村研学旅游,这种田间地头的经历在孩子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它关乎自然,捎带野气。土地与他们的联结由此开始,这个时候邵如意可谓幸福满满。 

  天道酬勤,成功永远属于奋斗和有准备的人,荣誉更是授予那些对社会有贡献的人。邵如意5年多来的抉择、坚守和收获后的奉献,无不展示出一名青年女性的靓丽风采。2019年在第六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中邵如意获优秀奖,第九届“创青春”安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中获铜奖;2019年“禾苗家庭农场”被中共安徽省委组织部、共青团安徽省委员会评为“返乡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2020年被评为黄山市巾帼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作者简介:方锦华,黟县作家协会主席,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在《清明》、《作家天地》、《当代诗歌散文精选》、《度假旅游》、《安徽法制报》、《安徽工人报》、《新安晚报》、《黄山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小说、散文、纪实文学作品一百余篇。主编出版了《黟山文学》(20万字)、《黟县五黑故事》(15万字)等书籍。

 

编辑:成展鹏

中国新闻社安徽分社版权所有: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安徽分社 地址:安徽合肥梅山路8号 邮编:230021
联系电话:0551-65533351  投稿信箱:anhui@china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