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正文

合肥工业大学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2021年08月02日 18:34 来源:中新网安徽

  中新网安徽新闻8月2日电 (通讯员 吴嘉慧 李秋晨)“通过实地参观学习,我深刻领悟了广大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拿军饷、不穿军装、永不转业’的艰苦创业的光辉历程,加深了对‘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的理解与认识,心中爱党爱国的忠诚情怀和使命担当愈发坚定。”在新疆军垦博物馆科技分馆,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李科梦深有感触地说。

  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赓续红色历史基因,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在实践中认清时代,增长才干,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国家级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重点团队——“探寻兵团精神,赓续红色历史基因”实践团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进行社会实践调研,通过实地走访、重走军垦路、访谈对话军垦人等实践形式,深入挖掘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华各民族优秀儿女紧密团结在兵团的大旗下,建设新疆、保卫边疆以及践行兵团精神的时代价值。

  在军垦文化博物馆分馆所展出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历史展中,团队通过凯歌进疆、艰苦创业、激情燃烧、“三个队”的作用四个展览篇章了解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历史发展,尤其是解放军在人迹罕至的荒原上发扬南泥湾精神,一手拿枪,一手拿镐,拉开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军垦大业。广大兵团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迹罕至的荒原上发扬南泥湾精神,形成“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在这样一个被誉为戈壁明珠的现代化城市,谁能想到几十年前曾是荒无人烟,野兽出没的戈壁滩。在这里,“将军谈笑指天山,便引春风度玉关”的王震将军,细腻柔情的“戈壁母亲”金茂芳等军垦人在兵团各条战线发挥着聪明才智,用自己和子孙后代的青春热血奉献给祖国边疆的军垦事业。

  除了内容详实的发展史展览外,团队在归国博士陈宇奇个人出资创办的军垦二代博物馆中强烈感受到军垦人对于新疆故土的驰骋与热爱,从农耕文化陈列室到农工家庭陈列室,从连部陈列室到毛泽东思想文献陈列室,生动再现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当时艰苦的实际生产、生活场景。

  “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选择”。这是周恩来总理考察石河子垦区时说的一句话,它深深地鼓舞和激励着全国各地知识青年奔赴新疆、安心边疆、建设边疆,推动新疆的各项事业发展。在周总理纪念馆,团队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大家表示,身为青年党员要学习老党员、老军垦的伟大兵团精神,增强理想信念和奉献意识,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以青春之光,添祖国之荣,照亮追梦之路。

  “不识天下人,犹记将军像。军垦第一代的老兵们,有的已经老得谁也不认识了,但一看到王震将军的画像,他们便敬军礼说道‘王震将军,您交给我们的使命完成了’。”在接受团队采访时,第二代军垦人、石河子市新城街道十四社区第四党支部书记张娟讲述了兵团精神背后的红色故事。“我年轻时跟随丈夫来到新疆,可以说是过了嘉峪关,两眼泪汪汪,越走心越慌。那个时候苦啊,在建设新疆的初期,冬天十分寒冷,兵团人穿着破旧的棉军衣,用破布裹着脚,外面套着个大胶筒就在外面干起了活。住的地窝子就五平方米大,一张床是土堆的,床旁边就是火墙可以做饭。”兵团人在这段岁月里苦中作乐,在艰苦奋斗的过程中寻找最纯粹的幸福。“我的丈夫为了不耽误工作,体检的时候让医生开具身体‘健康’证明,继续坚守工作岗位,最后将生命献给了兵团建设。”这堂生动的“大思政课”,深深打动了团队全体成员。

  团队成员采访了石河子市第十届人大代表马兰同志,她不仅是第二代军垦人,还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及2020年全国百名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马兰同志的父母亲都是军垦第一代,受父母亲的影响,马兰同志在1975年初中毕业后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下乡到莫索湾,“当年我去的时候团场环境是比较艰苦的,没有电、没有水,点的煤油灯,在团场艰苦工作五年后,因为自己当时吃苦耐劳积极肯干,在1976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马兰同志也牢记父母亲的教导,“教育我们要一辈子听党话、跟党走,无论到了哪儿都要脚踏实地,好好工作,和老百姓团结好,打成一片,老老实实做人,不说空话,多做实事”。

  走进军垦第一连,仿佛掀开了历史画卷,诉说着无数军垦儿女永垂不朽的功绩。艰苦创业的军垦儿女用自己年轻的身躯缔造兵团的辉煌和新疆的发展,伟大的军垦文化是历史的结晶。短短数小时的参观调研,在这边军垦故土上,最令团队感到震撼的是“军垦第一犁”雕塑,粗绳深深勒进战士们的肩膀,他们双脚深陷泥土,皮肤愈来愈黝黑,信念却愈来愈坚固。在这样高强度劳作的生产、生活环境中,垦荒战士们要肩负屯垦戍边的特殊使命和保卫新疆稳定的战斗任务。白天生产,晚上站岗,一手拿镐,一手端枪,用汗水和生命在这片亘古荒原上一步步建起城市。跟随历史的脚步,团队重走完旧址的军垦之路,进一步深化了对兵团精神和军垦文化的认识,得到了思想的洗礼和精神的升华,坚定了在新时代推进边疆治理现代化中发挥实际作用的信心,担负起时代赋予青年的使命。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大兵团人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实现了荒漠变绿洲,沙漠变繁华的奇迹。”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牛小侠表示,要深入结合“四史”教育,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发展史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将兵团精神融入思政理论课教学及实践,进一步扩展红色基因在青年学子中的辐射范围,充分发挥兵团精神在青年学子中的政治引领和思想引领作用,以兵团精神激发青年学子勇担使命,抱定“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实际行动扎根广大基层农村和祖国边陲,积极投身西部计划,扎根边疆、奉献边疆,助力乡村振兴与边疆治理现代化。

编辑:刘浩

中国新闻社安徽分社版权所有: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安徽分社 地址:安徽合肥梅山路8号 邮编:230021
联系电话:0551-65533351  投稿信箱:anhui@chinanews.com.cn